离任审计两依藏博物馆:失散与重聚的故事-东方经典家居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5-06-10

两依藏博物馆:失散与重聚的故事-东方经典家居
当你走到香港荷李活道的181-199号,一座黑白两色的经典四层小楼一定会引起你的注意。这便是冯耀辉先生创办的两依藏博物馆,这座1960年代建筑改建后,两依藏占据了上面三层,一楼的原貌得以保存,里面是些寻常的古董行。
在这里,陈列着明清时期的黄花梨和紫檀家具,琥珀色和深紫色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在展的,是庆祝博物馆开幕三周年的大型展览《重缘再续》,讲述了两依藏收藏之旅中有关“失散与重聚”的故事。

几经筹备后,2014年的荷李活道上立起来一座两万平方尺的(约合1858平方米)的两依藏博物馆血族传说小说,这也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博物馆。

《重缘再续》之十八世纪晚期
紫檀梳背扶手椅一对
高91 x 宽42 x 深56 公分
冯先生与这对紫檀梳背扶手椅结缘与1980年代,椅子造型高雅曾仲铭,线条流畅,梳背直栅间距密集,向后腿上截后仰的曲率顺势同步。再观位于扶手处的直栅,一端立足于直线形椅盘,另一端顶接蜿蜒曲线的扶手,自下而上顺势自然流转,平中见奇,匠心独运,逸趣绝顶。离任审计

匠人将扶手、靠背、座面及踏脚枨构件结合的部位一一用铜箍加固,连四足也包裹铜套,可谓藏拙露巧。
冯先生在付下定金的第二天却被货主告知,其中一把被人顺手牵羊了。最终,冯先生以一半的价钱买走了那把“独苗”综妈妈难当,对此一直存有抱憾畅呼。谁知十余年后,这把椅子竟在旧金山的一次拍卖中现身,这样的巧合不得不说是十足的传奇。
最后,冯先生不惜以当年价格的二十倍将其购入,只为弥补这一缺憾,使两把分散异处孤零零的对椅再次圆满成双,重缘再续。

《重缘再续》之清早期
紫檀有束腰马蹄足方桌
长90 x 宽92 x 高87 公分
无独有偶。冯先生在2000年购入了一张清早期紫檀方桌,钦慕其精美的工艺、优质的原材料和温润的包浆刘霓娜 。这是他拥有的清代方桌中品质最佳的藏品之一,即使作为单独的一件,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三年后,当初购买方桌的古董店三十米之外龙之力量,发现与自家方桌的双生配对的方桌。但收购第二张方桌的请求却一再遭到拒绝,直至2017年,在中国嘉德(香港)春拍图录上看到第二张方桌的拍卖信息,他才终于有机会得偿所愿。
 
被称为:收藏界的传奇人物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家具
乔皓先生曾说:两依藏博物馆有逾400件中国古典家具精品,卓越显赫。冯先生在荷李活道黄金地段设展馆,几十年来对古典家具只是收藏而从不出售,将藏家、行家的界限划得一清二楚。
冯先生早年在股坛上叱咤风云,后痴迷收藏明清家具,偏好黄花梨及紫檀家具,西洋古玩中则钟情于各式化妆盒。经过三十余年的收藏,他已成为全球知名明清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的收藏家之一。

这些老古董如今很值钱,但是本人认为其价值高不在于拍卖拍出的天价,而是那场公认的‘浩劫’没有害其化整为零成了‘算盘子’。更幸运的是,能让我为老祖宗积德,把这些不可能仿造伪作的我国古老文明的实物见证——明清家具大量且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永远保存下来。冯先生曾如此感慨。
 
冯耀辉的收藏标准

虽曾为财经界人士,按理说应该比较理性,但对于收藏这件事,他却有点“疯狂”,只要是觉得很漂亮的家具他就会买,即便存在残缺。
冯耀辉已形成个人收藏的三个标准:“美、珍、稀”。
但是,他在收藏初期并不是以“专家”身份入行的。相反,冯耀辉的知识是慢慢累积出来,几十年间不仅购入数百件难得的古董家具,还经营着珠宝粉盒的收藏,藏有英国玛格丽特公主、香港已故明星梅艳芳等人用过的粉盒。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冯先生便开始收藏饰有玉、银、珐琅和钻石的各式化妆盒,年代跨越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叶,目前已收藏了近400件,并仍在继续,这亦成为世界之最。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化妆盒
古典家具和化妆盒,马子跃两类珍宝东西交融,相得益彰,就像香港本身一样,融合着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东南亚和西方文化特色。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化妆盒
两依藏三楼展厅正在展出逾二百件珠宝粉盒(含化妆袋、手袋),由小小粉盒足可见微知着,这一部分的冯氏收藏恰好对应中国古董家具的简洁美。
冯依凌再以珠宝粉盒为例说清朝完美家庭,在上世纪上半叶,这是供上流社会女士随身携带的,必须要精巧而实用。“当你打开它,就发现每部分各有用途,一些特定的位置是用来摆口红、眉笔的,另一部分则用来摆放粉饼或小物风雨无极,粉盒外壳镶嵌名贵珠宝,造型小巧玲珑、丝丝入扣。”
独特的古典家具收藏路径

《重缘再续》之十七世纪
黄花梨和大理石顶箱柜一对
高258 x 宽141 x 深63公分
20世纪初期,一名派驻中国的美国海军上校于北京隆福寺外的古董店宝华局购得此对顶箱柜。经历家族的传承后,它们被上校的孙子改装为音响柜。1980年代,此对柜子辗转回到中国,并收归两依藏巴利斯坦。(镶嵌在门板上的,是描绘《三国演义》情节画面的大理石面板伊芙利特之祭。)
对“破镜重圆”的追求,则成了冯先生独特的古典家具收藏路径。
中国家具常以成对或以代表完整和对称的偶数数量打制,然经过数百年相传、多年战乱与政治运动而致流离失散。在两依藏的数百件古典家具珍藏中,只有十套家具与它们的伙伴得以团聚,这也是《重缘再续》展览的份量所在。
香港私人博物馆先河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18世纪乾隆时期的紫檀木佛龛
两依藏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博物馆,于荷李活道乃至整个香港而言,它是一处地标大皇女,一个象征。在那里,两依藏和古董商铺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相辅相成。
1999年,两依藏的多件明清黄花梨及紫檀家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风华再现—明清家具特展》中展出;2011年,两依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130件馆藏珍品于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出,这是故宫历史性首次展出私人收藏品;2013年军号网,两依藏在伦敦Goldsmiths Hall 举办专题展览。
与这些国际最顶尖的博物馆机构合作,正是两依藏实力的体现,亦是冯先生私人藏品获得的极大认可。 
爱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藏品

两依藏创办人 冯耀辉
私人博物馆在欧美国家已有多年历史,这是世界各地共同经历的情况。随着生活的富足,人们会在文化艺术上花更多的钱,实力雄厚的收藏家们拥有了大量的私人藏品之后,想通过私人博物馆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扩大自己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分享品位和传播知识,在社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并影响社会。

《重缘再续》之十九世纪
紫檀嵌瘿木摇椅一对
在内地,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私人博物馆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上海兴起双面情人。仅2007年至2012年就从两百多家发展到了一千多家,龙美术馆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未来也许是一个博物馆私人化的时代,两依藏已然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独特的经营之道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银器
每一家私人博物馆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经营之道,两依藏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这里没有玻璃橱窗,没有绳子隔离,相反还会鼓励每一位到访者在展出的家具上就坐或用手去触摸,体现的是乐于分享的开放态度。
“这些物品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难以过于珍而重之。家具上渐渐出现的瑕疵亦是其美态所在。”她总是如此形容这些家具。
展出主题耳目一新

《重缘再续》之十七世纪
黄花梨南官帽椅一组三件
高99.5 x 宽69.5 x 深46 公分
第一张椅子于1990年代晚期购自翰明家具(现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中,经营中国古家具)。这一类型的椅子通常一套四张或八张,对称地安置于中国传统居所内,明清时期的一些插画亦展示它们与其他家具的搭配方式。2011年大观堂代表两依藏在中国嘉德以第一张椅子的三十倍价格投得另外两张椅子。
对观众人数严格的控制,出于两个原因:一是让访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藏品;二是讲解员可以给出详尽的解释。
“毕竟这是一个微妙的收藏,其价值对不是专家的人来说,并非一望即知”。两依藏为预约而来的访客配备了专业讲解员,而讲解员的所有讲稿都由冯依凌亲自撰写。
“为什么明朝的人有这样的凳子,为什么这款凳子是给皇帝坐的,这款凳子是给女人坐的,有蝙蝠、有龙的原因……这些故事便于客人理解藏品,我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给到访者提供不同的故事,这种阐释很重要。”

两依藏博物馆馆藏化妆盒与手袋展区
非商业,不买卖

《重缘再续》之十九世纪
紫檀 梳背躺椅一对
高101 x 宽67.5 x深98.5公分
虽然此对躺椅的重逢过程相对其它家具更为简单,但也花了十年时间。第一件购于1990年代晚期位于伊利近街的恒艺舘(现址为香港荷李活道),另一件完整的躺椅则来自2010年纽约佳士得。这对躺椅开拓了两依藏仿竹制风格家具的收藏领域。
两依藏并非商业性质,不涉及买卖活动。长久以来杨玉章,收藏家、博物馆和艺术市场的关系一直是艺术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家在艺术市场上获得艺术品,经过时间的沉淀再把艺术品送进博物馆,这种游戏规则保证了艺术品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空间,从商业市场走向学术系统的延续性,艺术品也最终成为了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危情瘾难耐,在博物馆中成为朝圣的对象。
价值不菲的艺术品一旦进入了博物馆,就失去了实际价值的流通,转向了文化层面的价值流通。
1990年代中期,冯先生曾收藏一件黄花梨透雕方角柜。十年后一位收藏家朋友看了两依藏的书,“按图索骥”找了过来,割爱了手上另一件与之凑对的方角柜,如此便又成就了一段“重缘再续”的佳话。

《重缘再续》之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
黄花梨 透雕方角柜一对
高198 x 宽105.5 x 深47.5公分

《重缘再续》之十七世纪初期
紫檀和黄花梨方角柜一对
高201 x 宽137.5 x 深 62.5公分
这对独特的方角柜有着神秘的渊源:于1970年代后期在甘肃省武威市的公安局被发现,贵重的紫檀木上展示着高品质的雕刻和装饰工艺。武威市是甘肃省内重要的贸易中心,也是丝绸之路和长城的交叉点,所以推测此对柜子可能是高官或富有的商人从其他地方辗转带到此地。
浓厚的历史气息


荷李活道今昔对比
荷李活道是1844年港英政府在香港开辟的第一条街道,1970年代以来,这里逐渐成为香港乃至东南亚最大的中国文物市场,陶瓷、家具、玉器、字画、石雕、牙雕、古籍琳琅满目,因古董店而形成的文化长廊成了推动荷李活道经济的新增长点。
如今的荷李活道,具有着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已成为香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观其兴衰流变,不仅仅是对香港殖民历史的再现,更是对香港如何在蜕变与留存中成长的城市书写。两依藏坐落在这条街上,早已与周围环境、文化融为一体。

两依藏博物馆就在这条路的里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荷李活道是无数古董爱好者们的圣地,两依藏亦从那个时代开始收藏中国古典家具,许多精品就在荷李活道购入。
人犹如此,物何以堪,《重缘再续》不仅仅是家具重逢的故事,更是时光交叠的印记,两依藏就这样连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注:本文转自搜狐网。

长按图片关注东方经典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