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期东海风丨灵魂的栖息地-东海风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4-09-22

东海风丨灵魂的栖息地-东海风

乌岩头,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只一声犬吠,就能点亮全村的灯火;只一盏灯火,便温暖这儿的整个夜晚。

乌岩头,在橘乡黄岩西部,归宁溪镇管辖,方园1.48平方公里,有人家90户。古村落则由4个主要院落,110间老宅组成。2014年,古村被列入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培育村。从城区驱车60里左右即可到达,要过北洋猢狲岭隧道,绕长潭湖水库,经屿头再穿坦头上五部,沿途青山农舍田畴夹道相拥,一年四季,一路的湖光山色,一样的迷人眼目。

也许,知道我们大多远道而来,带着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初秋的午后,好客的乌岩头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憨厚,她的慈祥,伴随着村人阵阵的叫卖声,即刻飘洒起的细雨,给了我们沁人心脾的凉爽和平静。同伴都劝我撑上伞,我却故意让雨淋着,淋着淋着,我似乎找回了童年,骑着牛背的惬意,找回了绿树掩映下的快乐老家,我深居浅出的故乡。
走进村文化礼堂,犹如进入大集体时期生产队的会堂,木结构的人字梁,架在溪石垒砌的二米多高的土石墙上,墙的四周布置上现代的元素,单层的房顶有一米见方的两片玻璃,四季的阳光可以透射进来,给人以既在房内,又似户外的感受。廖副镇长介绍说阴阳猎鬼师,这里原是个碾米厂,想必是机械化的,不然廖副镇长定会说出另一番话的,犹如我的想法,当年此处应是个水磨坊。凭着其边上有小溪,姑且称其为乌岩头溪或双鱼溪吧,潺潺的水声流过异界田园风情,终年不断,我的想象应是合理充分的。

村边,曾有规模宏大的寺庙,相传是三国东吴赤乌二(239)年所建。历史上,这个叫演教寺,也称双鱼寺曾被文人墨客列入宁溪八景之一,有诗云:“石桥溪水映山声,枯藤古道携花香;百年乡村随炊烟,细雨斜风罩乌岩。”据南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记载,演教寺有产田177亩,地42亩,山48亩,是台州建寺最早的九所寺院之一,也是黄岩三大古寺之一。千余年来,这片土地佛光四照,梵音飘荡,终修成一方世外净土。可惜民国期间寺庙废圮,眼下是难觅踪迹了。
当我们在村口,在水泥桥东侧,不经意的碰上永济桥,它已被藤蔓缠绕,如果没有村人的刻意提起,行人是完全可以忽略它的,因为它渡人运载的功能已被边上的水泥桥所替代。现在,它的存在只是一种标志,一种历史的印记。这是座石头垒砌的桥,确切的说是由两个流水通道组成的,一眼是拱桥一眼是平桥,它的情形犹如这儿的父老乡亲,任劳任怨的坚守,在此醉卧,发着溪水的酣声。多少商旅、村民从其身上过往而浑然不觉,当它醒来,时光已过了三百年妖娆乱。当年是木头桥梁,因为不时倾圮,后来的首事周邦月等发起改建,各方伸来援手,纷纷捐赠银两,在清咸丰九(1859)年建成这至今依然坚固的石桥。桥下溪中有三五鸭子戏水讨扰,如我等般赶着热闹。

溯溪而上,一块巨大的乌岩石静立溪边,憨态可掬。有人说它像一个孤独的老头,而我认为它是某个转世的灵魂,好像在等待期盼着什么姜超老婆,一会在溪水中敞怀啜饮,一会在与华丽人间喁喁而谈,它集聚一生的黑褐、沉默,是悲壮的复趾,它被时代捆绑着立于溪畔,而不沉沦,又是坚忍的。岸边是古村,一棵棵槐树、菩提树高大成萌,它是个没有走远的诗和远方。当年乌岩头先祖陈朝从宁溪五部至此堪舆风水,见其矗立路旁,浑身乌褐,沉稳厚实,犹如一位巨人单雨童,坚实的双腿永立溪底,他环顾四周危险节奏,只见三面环山,双峰秀峙,双涧汇流,古木参天,好一个人间福地,于是他便率领陈氏一族在此安家,乌岩头村因而得名。三百多年风风雨雨,在这个小山村,船期陈家在此生息、繁衍而风生水起。

拐进写有“见素”两字的小台门战天变,一条青石铺成的小路蜿蜒在道地上,在泥土里赫然醒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在人们的踩踏下依然硬朗,变得光滑,逐渐发亮。我觉得这些青石是因为学会了不呼吸的活着,否则,它们早已湮灭于人间尘泥。想必主人是个陶泥爱好者,家中摆放了各式陶泥制品,堂屋摆着两台手工制陶机,有半成品依然恋在机上。不见主人,此刻,他是否聊发雅兴,去了周边云游小憩,而任我们随意出入参观痋人?

穿行村中,所见皆石墙老屋,爬满藤蔓,像年少时认识的自已只等有风来,青苔则躲在另一侧依稀声学楼,而树上蝉已噤声,是因那些调皮童年的捣鼓,还是季节的棒槌所致?而燕子呢?也早去了更南的南方呢喃,徒留廊檐下,期盼的燕窝。纯朴村人的呵护,总是不会落空,不被辜负,总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激动,就如我们若候鸟般的到来,更像家乡走出的骄子领先房源网,回来筑巢衔泥,反哺故里。石墙斑斑驳驳,尽显其老态龙钟。也正是这份斑驳,承载了太多岁月的记忆。时光将它们一片片剥落,并让这些落下的记忆斗铠,收集着古往今来风霜云雨的漂泊。石板与石头相接的路上,在这曾经是黄仙古道必经之地,一些人的脚步悄悄走近,一些人的脚步又匆匆走远绝世双骄,不经意间走向了历史深处,只有无言的时光停留在这,从来都不问因果。


而让时光倒流,让我们有所穿越的,当数位于村中心位置的民俗博物馆,馆内除了江南特有的农耕文化、当地风俗展示外,还有不少宗教文化的瑰宝,尤其听了一个“农民”主人俞玉林先生声情并茂的讲解,和他耐人寻味的收藏故事,令人肃然起敬。乌岩头因为有了这个民俗博物馆,更提升了其价值和品位,我相信乌岩头不仅仅是个美丽乡村,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所,民族魂魄植根之地。罗艳芳

未来乌岩头,感觉有些神秘,当我领略了她的静雅,娴淑,悠然,才知道,乌岩头已把浩浩荡荡的时光都埋进了古寺,古桥,古树,古道……以及古宅里,而她自己却成功躲过了岁月的逼迫,在秀色可人的江南生生不息,并成为一个美丽乡村的成功标本。乌岩头,不就是个乡村美丽的居留所,人类灵魂的栖息地?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东海风期待您的来稿
邮箱:tzdonghaifeng@163.com
联系电话:0576—88511172
作者:黄岩区人民法院胡富健
编辑:侯百
审核:蜗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
喜欢请分享,转载请联系风仔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