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机图东门读史:1436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果而终,中华帝国的转折点-东门吹火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7-01-01

东门读史:1436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果而终,中华帝国的转折点-东门吹火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力巨大的事件。我曾经还想过,既然美国能拍出来《加勒比海盗》系列,利用一个引人入胜的魔幻故事狂揽世界票房,并且从文化上暗示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域的历史影响,那么,我们中国也可以以郑和下西洋为主线拍摄《南海传奇》。


但是,想象归想象,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存在很多争议或者说大家觉得存疑的地方。以知乎为例,搜“郑和”主题,可以看到一下一些典型的讨论话题。




总结起来,目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有一下一些公认的疑点:
1、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为何郑和下西洋如此大的历史事件,却最终没有为中国带来欧洲地理大发现式的收益?
3、为何七次下西洋行动之后,中止了航海活动?
4、为何详细的记载被销毁了?
以上四个问题,在正统的历史考据角度来说,目前尚未有非常可靠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以上四个问题的根源还是在第一个问题爱上试睡师,也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如果弄清楚了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那么后面几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比较多的说法有以下几种:”建立朝贡体系说“、“寻找建文帝说”、”贸易说“、”宣传儒教说“、”郑和私自宣传伊斯兰教说”。。。。猜测很多。既然说法这么多,就说明,其真实目的未见官方明确的记载,也暂时没有特别得到公认可信的推论。我们一一梳理每种说法的疑点。
一,建立朝贡体系说
这个说法是目前最为主流的说法,也就是说,七下西洋是一种政府行为,目的当然就是外交,形成明朝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大家知道,朋友之间是需要走动的,七次下西洋建立的外交关系,为何不进行维持?而要迅速地中断掉?大部分人说,因为这些外交关系成本巨大,但是收益较小,明朝政府支持不了,所以只能停止。我必须说,这种说法之所以是最为主流的说法,这个理由相对是较为令人信服的,虽然总觉得还有什么不太完满的地方:郑和每次从西洋回来,都是迫不及待的第一时间去面见明成祖,几乎没有一点时间的停留。并且,第二次下西洋与第三次,第三次与第四次,回国和再次出行的间隔时间非常之近,仅仅两三个月,这么急迫的连续下西洋,一定是有某种重要而急迫的事情要办,并不是观光旅游加串串门暖一暖关系这么简单。
二、寻找建文帝说
这种说法是较多人愿意相信的说法,尤其是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但是,这个说法也是比较容易被质疑的。首先,建文帝如果要隐藏身份,寻访他就不能这么大张旗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去,排出几十个间谍小分队跟着客商到处寻访就足够了。其次,明成祖上位之后,其统治在不久之后就已经相当稳固,从头到尾就没有任何建文帝要复辟的事件和苗头金钟民小站,七次锲而不舍的大规模下西洋,对应不了这个目的。
三、贸易说
这个说法会被轻易驳倒。因为,第一,未有明朝从这七次下西洋中明显商业行为及盈利的记载。同时,很多历史专业的人员也考据过了,郑和船队的组织形式根本就不是商业船队,没有大规模运送商品的结构特征,明显是使臣/外交船队。第二,如果郑和下西洋是贸易目的的话,不发生地理大发现就说不过去了。因为,盈利和殖民一旦成为目的,那么欧洲式的大航海活动就是必然的方向。但是很显然,郑和下西洋活动没有往这个方向发展。
四、传播儒教说
这个说法我并不想展开反驳。儒教这个东西,在中国本土都并不是强制推广的东西,而且甚至于“儒教”都没有进入完全的宗教状态,耗费巨大的资源去传教,然后又莫名其妙地突然停止。这个不合逻辑。
五,郑和暗地传播伊斯兰教说
同上。郑和团队人员众多,下西洋活动规模巨大,“暗地传播”的说法没有反驳价值。
所以说,“形成朝贡体系说”虽然不那么完美,但逻辑上最站得住脚,也就形成了主流的观点。但是孟玄朗,作为一个搞科研的人,我还是要质疑一下:花费巨资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怎么会连做七次?
大家不要忘记,明成祖朱棣不是纨绔子弟,不是简单的富二代,而是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头脑清醒的君主之一。他并不是躺在父亲的基业上靠着血统得来的江山,而是冒着生命危险从自己的侄子手中夺来的天下,经历过好几年残酷的战争。他得来的江山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打下来的,不是捡来的。
在起兵造反之前,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中,除了继承王位之外,最被委以重任的一个儿子。他的任务,是坐镇中国的北方,防范最大的外敌:蒙古。这在明朝初年,这是仅次于当皇帝守社稷之外最最重要的任务。
这样一个靠着自己辛辛苦苦的打拼,才获得江山的人,会迫不及待地大把花钱买来东南亚、南亚、西亚诸国不痛不痒的“朝贡”?要知道当时并没有联合国,也没有说不让明朝加入联合国、不让明朝当常任理事国,拉拢这些东南亚小国在当时并没有太明确的利益驱动。
民间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和真正的朝廷,是完全不一样的。几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第一,修长城。在民间来看,孟姜女哭长城也好、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也好,都是把长城当作一件劳命伤财的事情来看待的。但是,在秦始皇看来,藏机图如果不修长城,当时的中原政权根本就不能有一日的安宁。花再多的钱,也要做这件事。
第二,修大运河。在民间看来,这又是一件劳命伤财的事情,但是,在隋炀帝看来,如果不修大运河,北方的物资短缺、边防不稳行骗天下,隋朝的政权也无宁日,花多少财力人力物力也必须去做。
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从政府层面上修建这种大工程,都有着明确的目的,也会经过决策高层的反复论证,不可能想老百姓听戏一样认为是皇帝个人随心所欲的决定。
修长城是为了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大运河是为了把南方的物资大规模调运到北方,干什么用呢?除了养活北方大量的人口之外,也是为了北方国防提供后勤保障。这一点,秦朝修建秦直道,前苏联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新中国修建多条铁路,都是这个目的。
郑和下西洋呢?花费这么多资金和资源的事情,在明成祖心目中,一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只不过这个目的不容易为民间所理解。
说我的结论吧。明成祖组织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其核心目的和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是一样的:消除北患。这三个中国历史上影响力巨大的大工程,目的是一样的。
先来看一张摘自《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的“中国明前期”形势图。 大家注意到鞑靼的边境线,距离中国明朝的京师有多远?也就300公里左右南斗圣拳,这是当时的骑兵大约在两三天之内就达到的距离。这说明,蒙古诸部对明朝形成的巨大军事压力,根本就不是现在史书中描述的那么轻描淡写。有明一朝,北方游牧民族对明朝的压力,就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一直悬在明朝朝廷的头上。并且,最终形成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以及1644年的清军入关。
明朝建立以来,明成祖朱棣一种就担负着守戍北方的重任,不论这个明朝是他父亲的、他侄子的,还是他自己的,这始终是他首要的任务。所以,怎么才能彻底消除北患,是明成祖心头的大事。虽然很多史书记载(包括《明朝那些事儿》的说法)明朝已经把蒙古黄金家族完全打垮了,赶到大漠深处了。但是,只要看看地图,再想想1449年的土木堡和1644年的山海关,任何对历史具备常识的人,都有判断力。——北患根本就没有消除。1449年土木堡之变,距离1436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也就13年而已。
明成祖意识到,以明朝独自的力量,只能做到把蒙古势力推到距离京师三五百公里的地方,已经没有力量再推远了,更没有力量彻底消灭蒙古的势力。所以,明成祖依照当时已经具备的地理和外交知识,想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方案:联阿抗蒙。这个“阿”,就是“阿拉伯”。

再来看一张摘自《泰晤士世界史》(新世纪出版社,2011)

以及《WorldHistory Atlas》(Dorling Kingdersley, 2004)的郑和航线地图,很显然,他主要的目标,都是阿拉伯区域。而且是七次反反复复在周围区域活动,并没有试图前往更远的地方。既然目的地就是阿拉伯隐形侠,那么,郑和的任务,实现地点就是阿拉伯。
再来看看郑和的血统,阿拉伯人后裔。
所有的情节形成了完整的拼图:明成祖和蒙古诸部战斗多年,有胜有负,达不到消灭蒙古诸部的目的,于是,决定和当时尚有较强力量的阿拉伯诸国进行联合,东西夹击,消灭蒙古。

我们来看西亚形势地图(《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阿拉伯帝国于1260年被蒙古铁骑灭亡,但是,哈里发的头衔一直被继承下去,首先是被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继承,然后延续到154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继承哈里发的头衔。所以,明成祖派遣阿拉伯后裔——马三保太监、郑和大人——反复出使西亚和东非的阿拉伯地区再见中国海,希望能够和曾经强大的阿拉伯帝国联合,抵抗甚至试图灭亡共同的仇敌蒙古诸部。但是,阿拉伯帝国已经在1260年被打散,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完全重新统一,郑和反复下西洋绝色逃妾,就是一方面得到了阿拉伯诸部同意联合的某些政治上的意愿,但是,也需要反复出使阿拉伯各部之间,重新进行串联和整合。但是,阿拉伯诸部在几十年时间之内118168,在一个东方大国的遥远的微薄帮助和协调之下,始终没有能够成功地联合起来,所以,明成祖耗费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活动,没有能够达到目标魏小东。只是从中东和非洲带回了一些长颈鹿等奇奇怪怪的东西,以及顺带收拾了一下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弱小国家比如锡兰国、渤泥国。最终,1436年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停止了这方面的努力,并且,联阿抗蒙的世界级大战略,没有实现牧婧。
在“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联阿抗蒙”这个问题得到结论之后,现在回过头来解释其它几个重要的疑问。
2、为何郑和下西洋如此大的历史事件,却最终没有为中国带来欧洲地理大发现式的收益?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联阿抗蒙,而不是殖民和扩张,根本不带有地理大发现的动机。
3、为何七次下西洋行动之后,中止了航海活动东北灵异档案?答:阿拉伯帝国已经被打散吴雪妍,从西亚夹击蒙古的战略目标不能实现,只能放弃。
4、为何详细的记载被销毁了昏君指南?答:花了那么多钱,没有达成目的,而且事关很多国家和军事机密,只能销毁。留下从西亚和东非带回来的各种“奇珍异宝”以及南亚、东南亚送的东西摆摆样子。
为什么这个结论始终隐藏在历史中难以被挖掘呢?因为,在绝大部分人的记忆中,明朝建立之后,蒙古就已经灰飞烟灭了,所以不会往这个目的上去想。但是,只要承认蒙古仍然非常强大并随时可能重新灭亡明朝,这个目的就很容易被推知。至于当时的记载为什么要给人一种“蒙古已经飞灰湮灭”的感觉呢?你懂的。
为什么,章丽厚我要说,这一年,是中华帝国命运的转折点?
第一,从这一年开始,中华帝国,无论是那个王朝执政,都长久性地陷入了被北方压制的战略困局之中。满清虽然以北方民族的身份入主了中原,可是,却被同样来自北方的沙俄压制了几百年。
第二,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诸国也启动了大航海活动,但是,不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而是为了殖民和扩张,从此,地球上的战略格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西方帝国和东方帝国,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轨道。这种变化,到了1840年,终于以坚船利炮的形式,摆在了中华帝国的面前。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