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网两岸芳传 三王开闽-泉州三王祠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4-06-16

两岸芳传 三王开闽-泉州三王祠
弘扬祖德
漫步在古城泉州的小巷中,经常会在一些人家的门匾上,看到“开闽传芳”的字样。这四个字的来历可不浅,不但告诉人们这户人家姓“王”,而且还是“开闽三王”的后代。

“王”姓,是目前中国第一大姓,在泉州位居前四(仅次于陈、林、黄),在台湾排名第六。“开闽三王”,即闽台民众尊称的始祖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据考证,三王是太原王氏之四十九世,河南光州固始王氏之第五世。三兄弟虽是农家出生,但因成长于战乱之时,崛起于陇亩之间,才勇过人,文武兼备肇东吧,深孚众望,人称“王家三龙”。长兄王潮沉勇有谋略,青年时代即任固始县佐吏;二弟王审邽通《春秋》,喜儒术,善吏治;三弟王审知状貌雄伟,武艺超群,常骑白马,人称“白马三郎”。

三王治闽期间柯义浤,广施德政,仁爱百姓,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商贸和海交的政策和措施。
三王推行的“两招”政策,为当时及宋元时期福建、泉州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推行“两招”,一个招贤,一个招宝。泉州有个招贤村,至今还存在。招宝,就是发展对外海外贸易。特别是王审邽的大儿子王延彬,对泉州发展‘海丝’的贡献是特别大的。非常重视海外贸易,王延彬还被称为‘招宝侍郎’公益中学,泉州现在还有一条街道叫‘聚宝街’,就是当时海上贸易的一个交易点。”
明清以后,不少在泉的三王后裔,更是远渡重洋,大量向海外发展,侨居东南亚及台港澳地区。据台湾有关族谱记载,王审邽有一支后裔王烨,常住泉州西南的船方巷,这支王氏后来迁居台湾,繁衍成为大族。史载蟾蜍衣,王氏入台较早者有王忠孝,入台时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厚遇,对开发台湾有贡献。还有泉州府同安人王世杰,在台开垦拓荒新竹有功绩,受到当地立碑纪念。台湾政界名人王金平家族也是三王后裔,从泉州府同安县迁徙台湾。另据清代《清溪玉湖王氏族谱》记载,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先祖也生活在安溪。而据晋江金井《王氏族谱》记载潘道津,有王氏族人于明万历庚子(1600年)前往菲律宾并定居该地。如今,菲律宾马尼拉有一条“王彬街”,并树立一尊高大的王彬铜像硫磺岛家书,就是纪念为当地作出重大贡献的晋江华侨王彬的。
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的三王后裔近400万人,而在台湾的王氏后裔有90多万人,踩踏网其先祖大多是明清时期从泉州迁徙而去的工口漫画h。

开闽的功勋及历史上辈出的名人,让王姓成为闽南乃至闽台当之无愧的显姓望族宜章信息港。海内外王氏裔孙奉泉州开闽三王祠为寻根谒祖之宗祠。1999年春,王氏宗亲捐资逾百万元重建,按原式样,原坐字,古朴素雅,保留明、清闽南建筑风貌。三王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陀地位,是一座悬山式、燕尾脊、穿斗架构的砖木建筑。主祠为上下落三开间金娜娜,中有天井及两庑。主祠正门额以青石横刻篆书“开闽三王祠”,左右石柱楹联“太原望族源三晋,固始义师竭八闽”。

厅堂中央雕花坐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三王雕像。后梁悬挂宋代书法家米芾手迹之一“一本三宗”匾额,整体设置庄重肃穆。

祠厅前梁悬挂前新加坡总理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

王金平的胞兄王珠庆祭拜開閩三王挥笔写下“同根同祖,周不疑源遠流長”。

八闽人祖,两岸芳传。两岸王氏宗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八闽共祖、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如今,开闽三王祠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育狄差,被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示范区”、“侨乡名祠”等称号。每天前来观光、祭拜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王氏宗亲络绎不绝。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