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一郎五、入出息观(9):2、五种修习: 五、十六胜行修习(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9)-大象佛学图书馆

作品分类:全部文章 2019-04-15

姜一郎五、入出息观(9):2、五种修习: 五、十六胜行修习(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9)-大象佛学图书馆

姜一郎

《瑜伽师地论》五停心观(19)
五、入出息观(9):2、五种修习:
五、十六胜行修习(2)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入出息观)
2、五种修习
五、十六胜行修习
7
16
/
7、于觉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
第七个胜行,学「观心行入出息」。
「于觉了心行入息」,这个息在入的时候有「心行」这件事;「心行」是什么?
口行就是语行,寻伺是语行,有寻伺你才能说话。这身行就是出入息。「心行」是什么?色受想行识,受想是「心行」。有受有想心就活动,若没有受想心就不能动了,所以有受想就是有心的意思。「于觉了心行」的时候,在入息的时候心觉了有受有想。「我今能学觉了心行」的入息。「于觉了心行出息」的时候,「我今能学觉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时候也有受想,能觉了受、觉了想。
韩清净《披寻记》:觉了心行入息等者:此中心行谓即受想,若失忘念,我见慢等相应俱转,速疾通达故。
修学入息时会发现会有「受」、有「想」的心,心行指受与想。于入息时,忘失正念,忘掉了正念。无常、无我是正念;忘掉了正念,虚妄分别来了,「我见慢等相应俱转」,心中生起我见、我慢等烦恼相应。得了初果以后,如果到了三禅,二果、三果这时候,还是有我见有高慢心出来,这样的分别心出来和心同时活动。「觉了」,就是觉了我有我见、我慢,这些相应的心行出现时,是不对的,「速疾通达」,应该能够知道并通达这是错误的心行,呵斥它。出息时也是一样,如果发现自己的受、想与我见我慢等相应时,要警觉是不对的,必须呵斥它,停止它。有的地方就根据这一段文,说凡夫也是可以修十六胜行。
《成实论》卷第十四:「除心行者,行者见从受生贪过,除灭故心则安隐,亦灭除麁受,故说除心行。」
8
16
/
8、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于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出息。
第八个胜行,学「观息除心行入出息」。
「于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学息除心行入息」。「息除」这个「息」字,在这里不是出入息,当「灭」字讲,就是灭除心行的意思。
韩清净《披寻记》:「息除心行入息等者:谓如我慢见等受想俱行,既觉了已方便除灭故。」
初果的圣人有时忘失正念,俱生我见、我慢还没有完全断除,还是会出现妄念而与我见、我慢相应,与「入出息」同时活动,有不合道理的「心行」。这时很快能觉了,一觉察到应立刻提起正念来消除它。修行人到这个时候有这种堪能性,心里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能灭除去。
9
16
/
9、于觉了心入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入息。于觉了心出息,我今能学觉了心出息。
第九个胜行,学「观心入出息」,觉知心。
韩清净《披寻记》:「觉了心入息等者:谓有贪离贪心等有二十种,是名为心。于此一切如实了知故。」
「觉了心入息等者,谓有贪离贪心等有二十种」,这么多的心,「于此一切如实了知故」,于入出息时,发现有贪心、离贪心等二十种心现行,不合道理的心行,都能如实了知,名为觉了。
《成实论》卷第十四:「觉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见心寂灭不没不掉,是心或时还没。」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云何为心?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略心、散心;下心、举心;掉心、不掉心;寂静心、不寂静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脱心、不善解脱心。如是总有二十种心。」
10
16
/
10、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
第十个胜行,学「观喜悦心息」,喜悦心。修出入息念时若心昏沈睡眠时应当修举,令心举起生喜,因此说于喜悦心入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入息;于喜悦心出息,我今能学喜悦心出息。
《成实论》卷第十四:「尔时令喜」。
韩清净《披寻记》:「喜悦心入息等者:谓心若为昏沈睡眠所覆盖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心故。」
修入息或出息时,发觉的心为「昏沈睡眠」烦恼「所覆盖」的时候,障碍这一念明了性的心,这时候要立刻地想办法把「昏沈睡眠」烦恼去除,什么办法呢?就是「随缘一种」,随心所欢喜的,心里要思惟,去观察一种「净妙的境界」,清净微妙的境界,可以思惟佛法僧的功德、或思惟布施、持戒的功德,随缘一种清净微妙殊胜的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而且能够非常善巧的,将美妙的境界表达显现出来,这样劝告、引导自己,不要懈怠,应该勇猛,继续精进修行才能成就种种的功德。赞叹鼓励修学圣道功德勉励自己。「庆慰其心」,如果修成功了应该庆贺自己,值得庆幸值得欢喜。来到三宝里面受到佛法僧的护念,能够修学圣道,如此安慰自己。这时有欢喜心生起能远离昏沈睡眠,称为喜悦心入息。在入息、出息时能够这样学习喜悦心,学习修举,将净妙所缘明了的显现出来,能对治昏沈睡眠盖。
11
16
/
11、于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入息。于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学制持心出息。
第十一个胜行,学「观制持心息」,制持心。
修入出息的时候,若心出现掉举恶作盖,内心里面须要「制持」;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净,保持正念,摄心于入出息。于制持心入息,我现在能这样学习制持心入息;于观察出息时控制自己的内心不起烦恼,保持正念,我现在能这样学习制持心出息。
韩清净《披寻记》:「制持心入息等者:谓心若为掉举恶作所覆盖时,内住寂止不外驰散故。」
「掉举恶作盖」这种烦恼。心为「掉举恶作盖」所缠扰的时候,「所覆盖」的时候就是所缠扰的时候,掉动的事情出现了,或后悔自己所做的善事或恶事,恶作所覆盖时,心能够「内住寂止不外驰散」,就叫做「制持」。掉举恶作时,控制自己摄持这一念心使它寂静停止,不再向外奔驰散乱,安住在入息出息的所缘境里面。
《成实论》卷第十四:「若心还掉尔时令摄」。
12
16
/
12、于解脱心入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于解脱心出息,我今能学解脱心出息。
第十二个胜行,学「观解脱心息」,解脱心。在修入息、出息的时候,五盖的烦恼来缠缚缠扰着,能够修正念把这些烦恼解脱出去,解脱五盖对定心的障碍。这叫「我今能学解脱心入息、出息」。
韩清净《披寻记》:「解脱心入息等者:心离盖缠名解脱心,不障修定故。」
前面是五盖个别地一样一样说,这里是总说五盖。心里面有五盖现前:贪欲、瞋恚等等这些盖障现前的时候,能够远离这些盖障,这叫做「解脱心出息、入息」。
《成实论》卷第十四:「若离二法尔时应舍,故说令心解脱。」
「心行」是禅修时生起的妄念,如「或有暂时生起忘念:或谓有我、我所;或发我慢;......」(《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的妄念。「息除心行」是迅速消除「我、我所、我慢」等等的妄念。「心」是指贪、瞋、痴心等等的心,「于如是心皆如实知、如实觉了」(《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来对治。
「喜悦心」是对治惛沈、睡眠盖,《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彼若有时,见为惛沈、睡眠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内住寂止故,尔时于外随缘一种净妙境界,示现、教导、赞励、庆喜,策发其心。」
「制持心」对治掉举、恶作盖,《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彼若有时,见为掉举、恶作盖覆障其心,由极于外住嚣举故,尔时于内安住寂静,制持其心。」
「解脱心」指远离诸盖,《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心得清净。若时于心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因缘故,令现行盖皆得远离,于诸盖中,心得清净。」
13
16
/
13、于无常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入息。于无常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无常随观出息。
第十三个胜行,学「观无常息」,无常行。为了能够断除烦恼的种子,在入息、出息的时候能学习无常观,能观无常,观察无常,通达诸行无常的法性,我现在能这样学习随顺观察入息、出息无常。
韩清净《披寻记》:「无常随观入息等者:为断随眠,观察诸行无常法性故。」
这位修行人「为断随眠,观察诸行」。前面说能够令心解脱,只是在现行烦恼活动的时候能令心解脱。现在这里是说断烦恼的种子,灭除烦恼种子那就得要修无常观。「为断随眠」,为断烦恼的随眠种子,就须要「观察诸行无常法性」,观察一切法,不管是色法、心法、内外、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剎那生、剎那灭,这样观察的时候就能灭除烦恼种子。
《成实论》卷第十四:「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无常行」。
14
16
/
14、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
第十四个胜行,学「观断息」,断行。为了能够进一步由无常的法性而契入诸法实相,断除烦恼,证入断界。所以说于断随观入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入息;于断随观出息,我今能学断随观出息。断界指见道所断的诸行永断。
韩清净《披寻记》:「断随观入息等者:断谓断界,见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断随观。」
「断随观入息等者:断谓断界」,这个「断」是指断界说的。这里有三界:这是第一界,就是断界;第二界是离欲界;第三界是灭界。断界、离欲界、灭界这是三界。现在说「断随观」就是「断界」。「断界」是「见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就是见了第一义谛,见一切法寂灭相的时候叫作「见道」。「见道所断」主要是断除我见,就是身见,身见就是我见;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烦恼。把这三种烦恼的种子也断了,就得这个「断」的名字,「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断随观」,思惟无我义,就叫做「断随观」。思惟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前面是思惟「无常」,这里是思惟「无我」,然后进入无我,由此证得诸法实相,这时可以将见道所断的烦恼诸行永断,于此思惟,名断随观。由这一段文来看,证得初果以上为断修道所断烦恼也可以这样修,从凡夫进入加行位,也还是修这十六胜行,最后能够证入断界,透过十六胜行也可以证得初果。
《成实论》卷第十四:「以无常行断诸烦恼,是名断行。」
三界,请参考:
1、《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云何诸界?所谓三界。一者、断界;二者、离欲界;三者、灭界。」
2、《杂阿含经》卷第十七〈464经〉:「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
3、《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4、《阿毘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五;
5、《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二。
15
16
/
15、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
第十五个胜行,学「观离欲息」,离欲行。为了进一步断除修道所断烦恼诸行,于离欲随观入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入息;于离欲随观出息,我今能学离欲随观出息。「随」有个不间断的意思,有随逐不舍的意思,就是特别地微细了。这时候这个道力,修观的道力不间断的向前进,就是「随观」的意思。
韩清净《披寻记》:「离欲随观入息等者:此中离欲,谓离欲界,修道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离欲随观。」
「离欲随观入息等者:此中离欲谓离欲界」,前面是离断界,现在是离欲界。「谓离欲界」,就是远离了欲界。前面是初果圣人断除我见了,还没能离开欲界,因为还有欲。现在进一步地修行能远离欲界。这个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贪、瞋;到初果的时候,这五下分结的前三种,身见、戒取、疑这三种灭了。但是在欲界里还有贪、瞋的烦恼,他不能离开欲界,这两种烦恼就把他绑在欲界这里,他不能超越。现在是「离欲界」,就是继续修这四念处,把这贪瞋也断了,就叫做「离欲随观入息、出息」。说是「修道」的时候「所断诸行永断,得此名故」,这时候,得了初果以后就是「修道」,修道把这个贪瞋断了,就得到这个「离欲随观」的名字了、「得此名故」。「于此思惟,名离欲随观」,他能在这个境界上思惟四念处。
《成实论》卷第十四:「烦恼断故心则厌离。长按二维码随喜赞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由于官方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赞赏功能
苹果手机用户请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赞赏

意见反馈